介绍补遗
1906年,在桃园龙潭飘着纷纷细雨的夜晚,一位婴孩的啼声划破了月夜。于是父亲以「雨」为他命名,并添上子孙辈的族谱名「贤」字。他,是台湾乐坛享誉近百年的歌谣奇葩,邓雨贤。
生于书香门第的邓雨贤,求学时期便开始展现他的音乐才华。在台湾总督府台北师范学校(今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就读期间,随着老师学习到各种西洋乐器,包含钢琴、风琴、曼陀林等。在毕业、成年、建立家庭后,因怀着对音乐的热情与抱负,决定远渡日本学习作曲,奠定了他在西洋七声音阶基础下,融合传统五声音阶的创作风格。
27岁那年,成立于大稻埕永乐町的文声曲盘公司,力邀邓雨贤加入并写作,因而诞生了他创作生涯中关键的歌曲《大稻埕行进曲》。隔年,在着名的古伦美亚唱片文艺部长陈君玉(同时也是作词家)盛情邀请下,他开始为该公司创作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也掀开了他璀璨而短暂的歌谣创作生涯。邓雨贤终其一生活跃的创作时间虽然不到十年,然而这百首歌谣留给后世的,不仅是历久弥新而句句隽永的旋律,也象徵着三〇年代台湾音乐文化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