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提到电子你会联想到什么?如果你是一个Pop fans,时下流行的舞曲风格恐怕会成为首选答案;亦或你是一个电子乐迷,则结果未免复杂:Trip-Hop?Drum N' Bass?Bangle?……哦,够了够了,抛开这些艰涩的名词吧,如果你注重前卫的听觉享受和富有想象力的音乐氛围远剩于迪厅的迫人节奏,不妨来听陈底里这张充满实验色彩的最新专辑——《疯筝》。

  在十年的音乐生涯中,陈底里首先是一位吉他手,这就注定了在他的许多作品里会融入很多吉他的成分。同时,陈底里似乎并不善于与他人直接的文字交流和表达,因为在音乐与歌词二者之间他更注重于音乐方面的表达,其创作的歌词通常都是简短而隐晦的,有时甚至显得像故意摆在听者面前的迷宫一样故弄玄虚,反而妨碍了听者对其音乐的理解。索性,为了创作更为纯粹的音乐,表达更好的音乐命题,陈底里还弱化了人声在歌曲中的主导作用,而仅仅把唱作为众多乐器中的一种,这无疑是从风靡一时的Trip-Hop乃至World Music中觅得灵感,但有效地提升了音乐的艺术性。

  可以说《疯筝》与陈底里上一张专辑《我快乐死了》的创作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来自自然与工业社会的采样和电子音效及真乐器在作品中相互拼贴。专辑在“德胜门之夜”的混杂着柴油发动机噪音的锣鼓声和单调的吉他riff中开场,反复切换的空洞人声和节奏片断突出着“实验”的主题,却又在在抽水马桶的采样声中戛然而止;“最后的欢乐”则营造了一场以悲剧收场的老电影的惨淡气氛,充满凄美感觉;神秘旷远的“我要抓你的手”音乐极具可听性,但歌词明显显得蹩脚拙劣,与音乐的意境相去甚远,不得不说是极大的“败笔”!想听听吉他音乐吗?“座爱”虽不是以吉他演奏为主,但吉他的表现在整张专辑中可圈可点,也可以从中听出陈底里早年受Blues音乐影响的蛛丝马迹;“无聊”并不无聊,就在陈底里不知所云的呓语中,一切都完结。

  在专辑文案中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音乐应该是声音和岁月碰撞的伤痕。在一切都可能被消费的时代,有几人还愿意面对这鲜红的印迹?在寂静的夜晚,聆听,或许,你会找到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