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y1999(巡抚)
发表于 11个月前
爱…是什么? 是关乎时间,自从前到现在,哪个可一可再? 是关乎亲密,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 八年前DUO 演唱会的「双面」概念就唱着孤独 (Mr. Lonely/我甚么都没有) 与分离 (落花流水/囍帖街)、等待 (七百年后/约定) 与消逝 (破晓/夕阳无限好); 八年后DUO band 制作的《L.O.V.E.》以新歌呼应旧作,新曲亦可相互对照,组合一起才能成就「爱」,正如专辑名称的每个字母,可有任意的含义 – 爱,从没有单一的答案。
一个 vs 一班
From Lonely to Variety
一切始于2010年。DUO演唱会促成了这群乐队而化名为 DUO band; 陈奕迅舞台上高唱《与我常在》,将「一个人」改成「一班人」,赋予了这首孤独单曲的全新意义,不再是林夕慨叹只有自己可与自己一起,而是一班音乐同好巡回时形影不离的主题曲; 同时演唱会的DUO主题延伸,不再只意味着一个人的两面,也是一群人的独特个性展现。
跟《与我常在》作DUO对读的《与你常在》因而率先诞生,昔日「在一起也会不美」变作「常与你一起 无法不美」,歌名从我转为你,也是意义重大,新碟同样放下了「陈奕迅」三字大名,曲中问道「谁出了新的唱片」,所有人一起唱着DUO,宣示着这个是团队的企划,而非属于个人。
这对于陈奕迅的音乐历程是一大阶段的跨越。甫出道以同名专辑跟乐迷见面,之后两张极具代表性的《与我常在》《我的快乐时代》都在确立自我,亲自谱曲的《时代曲》渴望「你为我留了座」,《与我常在》的恨爱困倦都属自己,环球时期的重要唱片都希望乐迷听到陈奕迅,《Listen to Eason Chan》碟如其名、《U87》是他爱用的咪高峰,个中更有《浮夸》式个人表演。作为流行歌手,高举自己难避免,但后期走红得如日中天的陈奕迅,已将其黑面化成个人标记 (《HHHM》),更甚是其越见敷衍的歌唱表现,不稳定的情绪当作真性情的展露。
之后《准备中》始重拾路向,《L.O.V.E.》就喜见一个更成熟的陈奕迅。他在音乐会上所说的放低 ego,可是身体力行去证明,封套上不突出其位置,并乐于自居乐队主音身分。于是DUO band 各自有表现空间,每首歌都有乐器独奏,人声和音,却相互协调刚好。称得上完美的人脚,就是任其在最舒服的岗位尽情发挥,岑宁儿和声、恭硕良打鼓,卢凯彤电结他、苏德华结他、Chris Polanco 敲击、Charlie Huntley 色士风、翁玮盈小提琴、Charatay合唱团队间场等。
全碟旋律由乐队一人一首包办,轮流安排不同成员的声音突出,苏德华的结他带领听众进入他的《敬烟》、岑宁儿创作的《RUN》有她的女声、恭硕良谱曲《疯狂的朋友》同样献声,还以其打鼓节奏开展曲目。是次录音亦有别于一般各有各灌录的方式,乐队现场一起唱一起奏,好不热闹。《海里睡人》就是即席创作的成果,卢凯彤先完成副歌旋律,然后加入孙伟明的钢琴,以及Charlie Huntley 长笛,从即兴尝试配搭而成。他们有各自的语言 (于是有了《Unity》三语共融),有各自擅于/爱好表达的音乐风格,共冶一炉的《L.O.V.E.》因而多元化,并充满温暖的爱,及表演者的热情与欢笑。歌者唱得从容享受,听者也能从中感受。
说《L.O.V.E.》成熟,却不意味着这张创作没有孩子气的玩味,相反是玩得更疯狂尽兴,却不像《Taste the Atmosphere》纯粹为玩的不认真,而是突显了乐队间一起生活的情谊,穿插《破坏王》《疯狂的朋友》《与你常在》其中的笑声、《破坏王》鬼马声音表现、和音配合搞怪、Interlude及《可一可再》的故意不合音等,又见Chris Polanco怕热要开空调,却不擅中文要求教,成为《疯狂的朋友》的前奏,歌曲自然收进对话声,陈奕迅、Chris、恭硕良一路唱一路似在闲谈日常; 《破坏王》跟《蠢》主音和音在副歌处仿如对唱的打成一片; 《与你常在》小提琴煞有介事的伴奏,原来在调谑孙伟明弹《浮夸》要送院的趣事,歌者唱得从容享受,听者也能从中感受。《可一可再》的「可不可 想不想 再次见面」也勾起电影《枪火》主题乐音符的记忆,而DUO band也像《枪火》杀手团队,正是兄弟间情义之展现,以及高手潇洒型格的表演。
另一个成熟的见证,是陈奕迅一份薪火相传的心思。不止在音乐会推动乐队成员的其他创作 (岑宁儿《尽力呼吸》、陈咏谦《给儿子的信》),碟内《破坏王》就有推动改革之意,《敬烟》更开门见山谈传承,乐队最大到最小年纪的交替,由作曲的前辈苏德华,交捧给填词的后起陈咏谦。碟中粤语词作皆出自陈咏谦,当然是因为他作为DUO band一员而专长为填词,亦因着词坛不能永远得两个伟文,而《L.O.V.E.》一碟少了高深人生哲理比喻的词句,亦与其直率随性的选曲更一致。
陈咏谦亦佻皮地在《敬烟》填上了类近「张敬轩」的谐音,恰巧张敬轩推出的新碟亦有传承 (Inherited) 的元素,他作为陈奕迅「年轻的这对手」自合适不过。至于借火是否在暗示麦浚龙? 《可一可再》一曲英文为The Album,大概也是巧合的缘份。又见另一有趣之处,《与你常在》为 All About Love,竟又是周柏豪新专辑的名字,作为人夫的周柏豪跟他的后援团队 (周锡汉、黄兆铭) 在歌颂亲情、爱情、友情,何尝又不是一家人般亲近?
听着《敬烟》,突然放任地联想,这首歌 DUO的对象,会否源自《不来也不去》? 当中有老歌对儿歌、想借火对递过火、不涨不退对不来不去,副歌重点字为烟/烟。《Delusion》也提示下首歌「佛也有火」,除了戏谑作曲人年纪外,会否也是回应《不来也不去》的佛理? 《不来也不去》由始至终只有我,你来去如烟; 《敬烟》则强调群体凝聚,一首虚空放下,一首执着承传,来过去过、得过失过,涨过退过,才活出意思。
————查柏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