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 / 养眼地带

《抗震救灾彰显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
yaming2818(游民) 发表于 17年前





    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时,专门来到金山寺村一个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胡锦涛首先向灾区的小朋友们表示节日的祝福,同时向全国的少年儿童和少儿工作者表示节日的问候。

    胡锦涛鼓励孩子们:“在这次地震当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胡锦涛还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十六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写完,胡锦涛领着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诵。虽然是简单的十六个字,却意味深长。体现了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历次困难面前没有倒下的原因!

    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患难相恤,邻里相帮,同舟共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所在,是炎黄子孙永远挺立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写照。灾害当前,未受灾地区和受灾较轻地区更应多帮把手,多出把力,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是要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相助。各行各业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伸出援手,各位公民也应尽己所能献爱心、送温暖,大家携起手来,为受灾群众解困,为国家分忧。

    在灾区救灾的党政军民,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做出了榜样,影响了全国人民。在全国人民中,唤起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同舟共济的传统人际伦理精神,唤醒了恻隐同情的人性自觉,激发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急行动起来,奋起抗震救灾。他们捐款、献血都排成了长队,义务向灾区送水、送粮、运送伤员的私人车队绵延不绝;数以十万计的志愿者奔赴灾区,与灾区军民并肩战斗;各地医务人员和各类专家带着仪器对地面卫生、饮用水源、河流、水库进行监控,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护灾区人民;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华人团体也伸出援助之手,捐钱捐物送往灾区,充分表现了“血浓于水”的骨肉情谊。这个时候,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团结奋斗,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坚如磐石。所以,外国人看到中国民众万众一心,全力抗灾的情况,也惊讶地感叹:中国人原来是这样!他们感叹地说:“中国人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屹立千年万代,风雨吹不倒。”事实上,这个“长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它巍然矗立,绵延不绝。

    真正感人的还是抗震一线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武警战士、军人、医疗队、消防抢险队、他们日夜不停,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救出一个又一个生还者;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日夜坚守在一个又一个救人现场,走遍了整个地震灾区,救援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救援的物资在源源不断的运往灾区,全国人民都团结起来为着四川灾区的人们努力着。大家都相信天灾无情人有情,只要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没有任何东西能压下巨龙的头颅,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巨龙的脚步!

    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成功经验。艰苦奋斗是历代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人亡政息的沉痛教训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警示、启示作用。

    胡锦涛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强调得最多的也是艰苦奋斗问题。他多次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可以说,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我们党今天的局面。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千千万万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忘我奋斗,他们中的许多人不惜牺牲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我们党坚持艰苦奋斗的壮丽篇章。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不能忘记他们用生命培育的奋斗精神,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做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灾区人民承受着地震带来的巨大痛苦,但他们也表现出了忍耐、沉着、无私、勇敢的精神。在生死关头,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英雄的教师、母亲和孩子,他们有求生的勇气和意志,更有着崇高的人格和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他们徒手挖出自己的亲人,也努力救助陌不相识的人,许多人从废墟中逃生后立即投入到救灾工作中,配合救援人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给外地游客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以热情的帮助。从灾区人民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

    在这次地震灾难的考验面前,我们的民族精神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而人性的光辉更是足以照亮整个黑夜。相信看过直播的人,没有几个不被深深打动,并萌生出做一点什么的渴望,而涓涓细流,更是很快汇成大海,彰显出国人的斗志和胸怀的广阔。不仅如此,在整个抗灾过程中,中国人所表现出的现代公民意识尤其令世界震撼和敬重。无论是冲锋在前的子弟兵,还是失去亲人却忍着悲痛、带着“大爱”救治更多“亲人”的男男女女,无论是灾难中鼓励着同伴继续坚持下去的可爱的孩子们,还是顶着烈日募捐的大爷大妈……都使得世人看到了国人的爱心、真情、自信和团结。

    5月19日,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公布了“5·12抗震救援大型民意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有99.67%的受访者认为抗震救援工作加强了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地球的一次战栗,带给生者无尽劫波,也升华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中华民族之所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一是来自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以人为本体恤民情。二是来自党中央和国务院及时有效的抗灾举措。三是来自人民军队危难时刻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四是来自白衣天使对群众的细心呵护全力救治。五是来自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和奉献爱心。

0 人中的 0 人觉得有用。此留言对您有用吗?
您可以在此发表回应:
回应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