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政府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工作 ——访新加坡赴四川地震灾区救援队负责人 |
![]()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8-06/04/xin_20206050414377032251547.jpg">
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飞机抵达四川绵阳,慰问灾区干部群众,看望抗震救灾一线的部队官兵和医护人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机场迎接胡锦涛。 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新华网新加坡6月4日电(记者 张永兴 郑晓奕)新加坡赴中国四川地震灾区救援队负责人黄浩泉中校和陈则凯少校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们此次四川之行感受良多,特别是中国政府及军队在抗震救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黄浩泉和陈则凯是新加坡民防部队指挥官,他们率领新加坡救援队于5月16日至22日期间在四川地震灾区参与救灾工作。黄浩泉说,中国政府的救灾工作效率高,组织能力强,发放救灾物资迅速到位,正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工作。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军队、警察、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之间相互配合密切,都希望能够竭尽全力帮助灾区民众。
黄浩泉还说,这次四川地震将全中国各个阶层的人都团结了起来,激起了他们的爱心,人们尽其所能来帮助灾区人民。作为海外华人,他对此也引以为荣。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8-06/04/xin_33206050414297182856744.jpg">
5月13日,救灾官兵在北川县冒着遭遇塌方和余震的风险,克服重重困难抢救受伤百姓。地震造成四川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垮塌,人员伤亡惨重。 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陈则凯表示,此次中国政府从海、陆、空三路齐头并进展开救灾工作,展现了勇敢与决心,特别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亲自到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令人感动。在余震频发的情况下,灾区的救援工作仍在继续展开,灾区的每一个人都在尽力帮助别人,他从心底里向这些人表示敬意。
他说,在救援期间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他们都希望能出现生命的奇迹,成功抢救生命无疑是救援队最大的心愿。虽然此次救援队未能搜救到幸存者,但队员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搜救中,他们共找到了5具遇难者的遗体。
此次新加坡赴四川地震救援队共55人,他们是新加坡民防部队海外任务“狮心行动”的队员,曾经参加过台湾大地震、印度洋海啸、巴基斯坦大地震等重大灾害事故的救援工作。此次也是这些队员自1990年以来第10次执行海外救援任务。除了携带多种医疗器械外,救援队还装备了3辆救援专用车,携带4只搜救犬,能够有效协助灾区进行搜索与救援,并给予灾区人民人道主义援助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08-06/04/xin_3220605041426671875542.jpg">
5月17日,新加坡救援队队员在废墟上搜寻生命迹象。当日,新加坡一支55人组成的救援队赶赴中国四川省什邡市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红白镇,实施搜救行动。 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在搜救现场,为寻找幸存者,新加坡救援人员无私奉献和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令灾区群众深为感动。四川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还向新加坡救援队赠送了写有“感谢真诚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锦旗。
黄浩泉和陈则凯一同表示,中国人民在此次震灾中所表现出的坚毅、永不放弃的顽强生命力令人敬佩。他们为能够亲身参与救援工作感到荣幸,并希望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工作顺利进行。
在四川这片刚刚经历了大地震灾难的土地上,新加坡救援队员们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的抗震救灾工作贡献了力量,也通过他们的努力加深了中新两国的友谊。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4/13/xin_1720404191315156104336.gif" width=140 border=0> |
|
|
海外媒体认为抗震救灾帮助公众正确了解中国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 一些国家的媒体近日继续发表文章,称赞中国众志成城,全力抗震救灾,令海外公众对中国有新的认识,提高了中国的形象。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03/content_8307553.htm" target=_blank>>>>点击详细
海外媒体称赞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色
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 一些国家的媒体近日继续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各级政府在抗震救灾中工作出色,积极有效,令人感动。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5月29日刊文说,中国政府出色地通过了汶川大地震的考验。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31日的文章说,地震发生后中国地方官员肩负着确保人民安全的重大责任,“这些地方官员在抗震救灾中所发挥的作用令人感动”。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01/content_8294957.htm" target=_blank>>>>点击详细
西方赞中国式救灾:领导力强 军队神速 媒体透明
国际先驱导报:母亲在孩子的尸体旁嚎啕大哭。紧急救援人员攀爬上破碎的建筑物。脸色严峻的政治领袖安慰这个受灾的、忧心忡忡的国家。
中央电视台上几幕普通的画面,在安德鲁-雅各布斯的笔下却显得如此悲壮而感人。这位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驻北京记者在《中国对地震的回应异常公开》一文中盛赞道:“尽管世界很多地区有大量这样的灾难场景,但对于一个有着隐瞒自然灾害历史的国家而言,电视上不断播放的救灾工作是了不起的。”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5/16/content_8183794.htm" target=_blank>>>>点击详细
外媒:“共产党在中国越来越成功”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记者 于长洪、唐璐、葛素表)“共产党员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共产党在中国越来越成功”……在外媒对四川抗震救灾的聚焦里,“共产党员”和“共产党”显得相当夺目。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30/content_8285072.htm" target=_blank>>>>点击详细
新华视点:大震后 世界关注中国的表情
新华网北京5月29日电(“新华视点”记者)一场大地震,使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注视中国的目光发生了变化。
路透社一位记者写道:在地震灾区采访的时候,他经常“怕自己会泣不成声”。
抗震救灾中的中国,感动了世界;世界,更加关注中国,而且通过这场灾难重新认识了中国。今年8月,世界将与中国在北京奥运会相遇。“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北京奥运会的口号。经历了大地震的洗礼,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对这句话的意义,都将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