禧乐
共 5 张图片
英文名:I Take You There
艺人:杨小琳
发行日期:2000年05月
语言: 国语
类别:录音室专集
出版:国际文化交流音像出版社
发行:雨果唱片  [KG1018-2]
介质:1 CD
曲目:11 首
8.5分  共 2 评分
简介
  当新的千禧年已站在了门槛,而澳门也即将回到怀抱之际,雨果奇异果系列全力推出两张专辑《禧乐·杨小琳》(KG1018-2)、《非常澳门》(KG1021-2)作为祝贺。

  继《绿蓑衣》之后的全新专辑《禧乐·杨小琳》具有浓郁的World Music风格。主唱杨小琳,除去精美的演唱,在这张专辑的制作方面亦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她对音乐的种种想法与建议,以及与制作人的讨论和实验,使乐... [更多]
 
曲目列表

详细信息
  • ISRC:CN-A26-99-446-00/A.J6

喜欢这张专辑的人也喜欢 查看更多

其他发行版本
2006.10
禧乐
2006 Remix版
2000.05
禧乐
首版
音乐类型 添加
标签

禧乐 


我的标签:

评分:《禧乐》

已评分人次: 2 人


5 星
1 人
4 星
1 人

您尚未评分,请点击下面星标进行评分

专辑评论(共 2 条评论)
又又龙

  上回为各位报道了“越洋踢馆团”在香江的“英雄”事迹,但有鉴于篇幅的关系,未能将雨果老易与“踢馆团”四大金刚过招的悲壮场面呈现在各位的眼前,一直令我耿耿于怀。为了尊重历史,今天非说不可!

  话说老易在雨果监听室以录音为“踢馆团”详细介绍讲解香港、台湾、中国有苏联各音乐厅有录音棚的特色,令人听得如痴如醉。“踢馆团”的四大金刚之一--Sam由于听惯了Rogers LS3/5a小家碧玉的音响,如今在雨果监听室重听熟悉的录音,被MET扬声器慑人气势以及从容无比的铝带超高频所俘虏,双脚已呈“微软”状态。虽然如此,“踢馆团”团长蔡总由于坐拥Grande Utopia及Utopia,因此一直表现得从容淡定。

  老易眼见四大金刚除了Sam之外,都不为所动,于是眯着小眼,阴阴笑地“X档案”中拿出了一张杨小琳的最新专辑--《禧乐》。

  《禧乐》的封面设计有异于一般CD封套,它呈长条形,上而印着杨小琳的近照,非常秀气;CD盒的背面只见杨小琳穿着一件红肚兜,颇有Superman的穿着风格。

  《禧乐》收录了《在那... 查看全文

又又龙
奇碟共赏:禧乐    发表于13年前
(0) (0) |回应(0)

  今年三月中去了一趟香港,目的是聆听香港中乐团的演出和探访老友——雨果音乐工作室的老总易有伍。

  这趟香江之旅的趣闻参见“视听艺术”第34期的拙文,这里不再细说。要提的是,当日在雨果录音室里听的一张CD,由一位名叫杨小琳的中国女歌手演唱。由于她的唱法奇特,把许多在中国和印尼流传的传统民歌用另类的唱法诠释,效果上令人耳目一新,至于音乐爱好者是否能接受,则见仁见智。

  当时承蒙老易惠赠一张杨小琳的最新CD“禧乐”(雨果KIIGO KG 1018-2,英文名为I Take You There)。回国后在家中聆听了一段日子,觉得有必要介绍给本地的发烧众生。这张CD的诠释手法虽然见仁见智,但录音水平却非常高,一听便令发烧友心花怒放的天碟级CD。

  在未进入正题前,先介绍杨小琳其人。

  根据CD介绍:杨小琳生于江南水域,现居香港。擅书法、古筝、写诗、集东方古典高雅的气质与西方不羁脱俗的个性,演唱风格赋有先人之灵性和新世纪人类的感性。从《缘蓑衣》(另一张雨果CD)不经意之美后更带给你《禧乐》的丰... 查看全文

喜欢这张专辑的人
贡献者